欢迎您  | 微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浙江专升本考试网
热搜: 浙江工商大学  中国计量大学  嘉兴学院  真题电子档 
微信号:zjzsbkscom
QQ:1540848519
网站首页
普通升本
招生简介
招生政策
招生计划
专业分类
历年分数线查询
考试大纲
资料下载
辅导教材
专升本辅导
升本常识
自学考试
自考简介
专业计划
报考简章
网络课件
主考院校
考试大纲
成人考试
考试简介
招生政策
报考简章
英语等级
英语AB级
英语三级
英语四级
英语六级
公共英语等级
社会考试
计算机等级
普通话等级
教师资格证
其他等级
辅导培训
英语三级考试
升本教材
三贤辅导
公益课程
当前位置: 首页 » 普通升本 » 考试大纲 » 正文
浙江专升本《大学语文》21篇必背课文——《水调歌头》【词句注释、白话译文、文学赏析】
发布日期:2021-06-23 阅读:5896

 戳☞浙江专升本《大学语文》21篇必背课文原文汇总:

《水调歌头》苏轼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上下阙,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押仄韵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宋人于前后片中的各两个六字句,多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共八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作者高举酒杯,向青天发问:这明月究竟是什么时候就有的?此词开篇出语奇逸,超人意表。为什么有此一问呢,是在追溯宇宙的起源?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还是在慨叹宇宙的流转无穷、苍茫无极,人世的渺小短暂?无论是什么,作者此时必然是思接古今,有感而发。

屈原《天问》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李白《把酒问月》开篇曰:“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此处词意与前二者有着传承关系。不过,同样是豪迈潇洒、气魄不凡,李诗舒缓,苏词峭拔,风格又各有不同。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对宇宙的追问尚未得到回答,作者的想象又飞向了天上仙境:不知道那里今晚是哪一年,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

这一句化用唐代韦瓘所撰小说《周秦行纪》中的诗句:“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民间素有“天上一日,人间百年”的传说,人生短暂,而天上的神仙们青春永驻,从不为会老迈而担忧。作者在这一追问中不仅是好奇,恐怕也隐含了对岁月流逝的焦虑之情吧。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人间今夕,天上何年?天上是否胜过人间?作者想乘着清风飞上天去,可是想到那些用晶莹剔透的美玉建成的楼阁,心中又不禁犹豫起来,只怕因为月宫太高,自己受不了那里的清寒。

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因为作者自认为不属于尘世,那仙境一样的自由世界才是自己的归宿。苏轼一生,以崇儒、讲究实务为主;但也好佛道,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出世思想多有上升。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但他那种超然物外、旷达自适的人生态度,比很多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更为深刻。也正因如此,当时他就享有“坡仙”之称。他在《前赤壁赋》中写道:“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在这里,作者说自己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实际上寄寓着“出世”、“入世”的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我在月光下翩翩起舞,清影挥曳,月宫虽好,哪里比得上人间!

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写酒后月下独自对月起舞。苏轼借用其诗中洒脱不羁的形象和清朗空明的意境,舍去了原诗孤独迷惘的情绪,用来表达自己中秋月夜的“欢”情“醉”意,并与月宫的孤寒作比。正因为人间胜于天上,他才欲去又止,实际上抒发了自己对人世的眷恋和人生的热爱。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上片写作者对天上明月的遐想,下片转而写月光辉映下的人间景象。夜渐渐深了,月光移动着,将清辉洒向华丽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窗户,照到了房中迟迟不能入眠的人。为什么“无眠”呢?结合下文来看,是伤离怨别,对月怀人。这个“无眠”之人,乃是千千万万望月伤怀的人的缩影。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作为自然之物的月亮,本来是不会有什么愁恨的,可是为什么总在人别离的时候圆了起来?别时月圆,仿佛故意与人为难,令人伤心。用“何事”起问,表面上是埋怨明月不通人情,实则寄寓着自己怀人的深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作者运思入情,用他的旷达来作自我排解。人事多变,有相聚,就有别离;有欢乐,就有痛苦。月亮也是这样,今晚尽管充盈皎洁,可是它也有被乌云遮蔽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天地万物很难十全十美,这是自古已然的事实。既然如此,又何必为离别感到忧伤呢?这几句双绾自然和社会,富有哲理,意境一转豁达。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虽然人间离别难免,相聚暂时不能如愿,那么只希望亲人身健长在,即使远隔千里,也可以明月与共,心意相通。

“婵娟”,美好的样子,指嫦娥,亦代指明月。南齐谢庄《月赋》中“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是这两句所本。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苏轼这两句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于是,词的境界愈见澄澈辽远,词的情思也愈加殷切绵延。


评 解

 

这首词以月起兴,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上片执著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历来诗家词家都对这首《水调歌头》推崇备至。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将它推为中秋词的绝唱,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宋胡寅在《酒边集序》中说苏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而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称道他创造了一种新的美学风范。

标签:
您可能还喜欢
热门资讯 更多>>
在线问答 更多>>
  • 问:专升本填报的专业 可以调剂么[03-01]
  • 提问人:  
  • 问:您好,请问升本之前是学前教育专[03-01]
  • 提问人:nana  
  • 问:老师,您好,请问专升本志愿是考[02-25]
  • 提问人:  
  • 问:我大专学的是船舶工程技术专业,[02-23]
  • 提问人:学习  
最新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