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列传》和《报刘一丈书》是浙江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要求的必背课文之一,这两篇文章除了要会背诵默写语句和掌握字词翻译以外,还需要了解文中李将军的人物形象以及用于刻画这些形象的生平事迹和明代官场的腐败及深刻反映的社会现象下作者的情感,在考试过程中可能会考察文中某句话突出了人物何种形象,这里三贤君把一些词汇知识和事迹及对应刻画方面做了一个整理,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李将军列传》
本文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史记》,是我国第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为太史令后,继承父志,于太初元年(前104年)开始着手编写《史记》。
01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飞将军”李广这个悲剧英雄人物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一代名将的衷心倾慕,揭露和批判了汉统治者妒贤嫉能、任人唯亲以及汉朝不合理的军功制度,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自己身世的慨叹。李广精于骑射、武艺超群、勇敢机智、胆识过人,正直廉洁、能征善战,廉洁轻财、体恤士卒,终生不遇、白首未封。
02
写作特色
剪裁详略得当。作者选取了四场典型战役(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战、右北平以四千对四万敌之战、最后随卫青出击一战)来刻画李广形象的主要方面,用细节描写、对比手法,比较完整全面地刻画了李广形象的不同侧面,使李广形象鲜明具体,真实可信。
重点词句
词语:
(1)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用:因为。为:做了
(2)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负:仗恃。数:不止一次,屡次。
(3)杀其二人,生得一人。生:活。
(4)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陈:通“阵”,这里指布置阵地。
(5)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所:许,大约。
(6)胡虏易与耳。与:对付
(7)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之:到,往。
(8)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乏绝:缺少断绝。尽饮:都喝了。
(9)急诣部,如书。诣:往。
(10)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绝:横渡。
句子:
(11)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匈奴兵多而且离得近,假如有危急情况,怎么办?
(12)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匈奴人始终认为李广这支小部队很奇怪,不敢出击。
(13)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土兵也多乐意跟随李广,而以跟从程不识为苦。
(14)为人廉,谨于文法:(程不识)为人清廉,严守法度。
(15)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执法官吏判决李广的军队损失伤亡众多,自己又被敌人活捉,判处斩首。李广出钱赎罪,免于死刑,降为平民。
(16)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现在的将军尚且不能夜行,何况是以前的呢!
(17)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难道是我的面相致使我不能封侯吗?还是本来命中注定的?
(18)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将军你自己想想,难道曾有什么遗憾的事么?
(19)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灾祸没有比杀戮已经投降的人更大的了,这就是将军您为什么得不到封侯的原因啊。
(20)其李将军之谓也:这话说的恐怕就是李将军吧!
《报刘一丈书》
01
文章主旨
作者为文,意在揭露明代官场的腐败风气。作者刻画了“干谒者”、“权者”、“门者”三大人物形象:“干谒者”向门者百般讨好,被召见时奴颜婢膝,一出权门就大肆吹嘘;“权者”先是傲慢不见,假辞贿金、贪婪虚伪,纳金后则为来客说好话;“门者”先是狐假虎威,借机敲诈,而待来客拍马成功,就变成作揖答礼。
02
写作特色
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刻画人物。
重点词句
词语:
(1)何至更辱馈遗。辱:谦词,承蒙。馈遗:赠送
(2)书中情意甚殷。殷:深厚。
(3)上下相孚。孚:信任。
(4)而主者又不即出见。即:立即。
(5)恶气袭衣袖。袭:熏染。
(6)闻鸡鸣,即起盥栉。盥栉:洗脸和梳头。
(7)官人幸顾我!顾:看得起,照顾。
(8)相公又稍稍语人曰。稍稍:偶尔。
(9)间道经其门。间:间或。
(10)斯则仆之褊衷。褊:狭隘的心胸。
句子:
(11)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那么我将更不知以什么来报答您了?
(12)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至于不能被上司下僚信任的弊病,那我就尤其严重。
(13)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有人早晚用鞭子赶着马到有权势的人的家门口恭候拜谒。
(14)袖金以私之:袖子里藏着金银悄悄贿赂他。
(15)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守门人又得到那人送的钱,就起来放他进门。
(16)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因此常常不被长官所喜欢,我却更加不管这些。
这两篇课文中的字词在专升本考试中常和其他课文中的加点字翻译判断词性一起出现,需要同学们对文中各词语含义及词性有一个深刻的记忆,此外还有可能出有关于《史记》的文学常识题,或是要求判断某句话下的李广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亦或是明代官场下的社会风气,或是要求默写出能描写李将军性格特点或门客前后对比的句子,这些都是需要同学们下工夫去背诵记忆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