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电影《白蛇缘起》|浙江专升本【大学语文】议论文易常考点解析---重点书目《谏逐客书》
在家复习的同学,会不会感觉开始有点无聊了。
因为过没多久就要考试,感觉自己得了备考焦虑,除了学习外也无心再追电视剧。但看个电影的时间还是有的,带着家里的几个小孩去电影院逛逛的时候,又真不知道看什么。看《大黄蜂》吧,他们不认字又听不懂英语。看《白蛇.缘起》你内心是拒绝的,许仙和白素贞的爱情要抄多少次冷饭出片方才肯罢休。BUT,等等,我们用事实说话。
2016,《大鱼海棠》,豆瓣6.7;
2017,《大护法》,豆瓣7.8;
2018,《风语咒》,豆瓣6.9;
2019,《白蛇缘起》,豆瓣8.0。
小编一开始也是不屑去看,首先看这海报让我提不清兴趣,以为只是个动画版的《新白娘子传奇》。其二,实在这种靠IP电影名字吸眼球的懒招,让老百姓提不起次次上当。
最终豆瓣8分还是让我怀着好奇心走进了电影院。看完,槽点还是满满,白娘子一直穿双拖鞋走来走去,白娘子造型实在有点太蛇精脸让人喜欢不起来,但是还是很值回票价。
因为今天看到报道,发现说它的票房遇冷。小编决定在这给它宣传宣传,好东西还是想和大家分享,就像三贤集训班。不然中国动画只能停留在低幼市场,不能向前发展。下面放几个他们的动画场景,如果感兴趣的同学,学累时,可以去看看。
故事结尾处的彩蛋,不要离开
文章先叙述自秦穆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若无客的辅助则未必强大的道理;然后列举各种女乐珠玉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实作比,说明秦王不应该重物而轻人。文章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从秦王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重要性。此文理足词胜,雄辩滔滔,打动了秦王嬴政,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谏逐客书》
这里的“书”不是书信,而是上书、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一种臣子向帝王逐条分析事理的公文名称,与表性质类似。该文能比较充分地体现公文的一些本质属性,正是这些公文本质属性形成了该文鲜明的特色。
01
文章主旨
本文首先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因用客卿而成帝业的事实,说明客卿的重要;然后举出大量事实,说明重物轻人绝非一代英主所应为;最后又从理论上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厉害关系,指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从而明确地表达出李斯对逐客的清醒认识并有力地劝阻秦王不要驱逐客卿。
02
写作特色
作者善用比喻。从而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的态度和不可取的态度。如文中写道:“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这形象地说明了秦王想得意于天下,在任人方面也应该弃退秦国那些平庸之辈,而取用异国的贤能之德。此外,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借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益雠”的愚蠢行为,形象而具有说服力。
文章气势奔放,文采斐然。这与作者多用铺陈、夸饰手法和排比、对偶句子以及多选用华美辞藻有密切关系。如文中写秦国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情况,手法铺张,多用排比,对偶句显得文势充畅,并有音节之美。其中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拨、并、收、取、包、制、据、割、散、使、施”等动词,可见辞藻的丰富。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了珍物一段,不仅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偶,文气充畅,言调谐美,不乏色乐珠玉等方面的华美辞藻,极富有文采。清代李兆洛《骈体文钞》选录此篇为“骈体初祖”,指出了本篇对后世骈文写作的深远影响。
03
创作背景
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企图耗费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以实施“疲秦计划”。事被发觉,秦王嬴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尽管惶恐不安,但他在临行前主动上书劝说秦王不要逐客,写下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
重点字词
(1)求:一说作“来”。邳豹:晋国大夫邳郑之子,邳郑被晋惠公杀死后,邳豹投奔秦国,秦穆公任为大夫。
(2)产:生,出生。
(3)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这里的“二十”应当是约数。并,吞并。
(4)殷盛:指百姓众多而且富裕。殷,多,众多。
(5)三川之地:指黄河、雒水、伊水三川之地,在今河南西北部黄河以南的洛水、伊水流域。韩宣王在此设三川郡。公元前308年秦武王派兵攻取三川大县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公元前249年秦灭东周,取得韩三川全郡,重设三川郡。
(6)巴:国名,周武王灭商后被封为子国,称巴子国,在今四川东部、湖北西部一带。战国中期建都于巴(今四川重庆节)。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等领兵攻灭巴国,在其地设置巴郡。“蜀”,国名,周武王时曾参加灭商的盟会,有今四川中部偏西地区。战国中期建都于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等领兵灭蜀,在其地设置蜀郡。
(7)包:这里有并吞的意思。九夷:此指楚国境内西北部的少数部族,在今陕西、湖北、四川三省交界地区。
(8)鄢(yān):楚国别都,在今湖北宜城县东南。春秋时楚惠王曾都于此。郢(yǐng):楚国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市西北纪南城。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攻取鄢,翌年又攻取郢。
(9)六国之从:六国合纵的同盟。六国,指韩、魏、燕、赵、齐、楚六国。从,通“纵”。
(10)施(yì):蔓延,延续。
(11)蚕食:比喻像蚕吃桑叶那样逐渐吞食侵占。
(12)向使:假使,倘若。
(13)内:同“纳”,接纳。
(14)今陛下致昆山之玉:如今陛下得到了昆仑山的宝玉。陛下,对帝王的尊称。致,求得,收罗。昆山,即昆仑山。
(15)随和之宝:即所谓“随侯珠”和“和氏璧”,传说中春秋时随侯所得的夜明珠和楚人卞和来得的美玉。
(16)明月:宝珠名。
(17)太阿(ē):亦称“泰阿”,宝剑名,相传为春秋著名工匠欧冶子、干将所铸。
(18)纤离:骏马名。
(19)翠凤之旗:用翠凤羽毛作为装饰的旗帜。
(20)鼍(tuó):亦称扬子鳄,俗称猪婆龙,皮可蒙鼓。
(21)说:通“悦”,喜悦,喜爱。
(22)犀象之器:指用犀牛角和象牙制成的器具。
(23)駃騠(jué tí):骏马名。外厩(jiù),宫外的马圈。
(24)江南:长江以南地区。此指长江以南的楚地,素以出产金、锡著名。
(25)西蜀丹青:蜀地素以出产丹青矿石出名。丹,丹砂,可以制成红色颜料。青,青,可以制成青黑色颜料。采,彩色,彩绘。
(26)充下陈:此泛指将财物、美女充买府库后宫。下陈,殿堂下陈放礼器、站立傧从的地方。
(27)宛珠之簪:缀绕珍珠的发簪。宛,缠绕,或以“宛”为地名,指用宛(今河南南阳市)地出产的珍珠所作装饰的发簪。
(28)傅:附着,镶嵌。玑,不圆的珠子。此泛指珠子。珥(ěr),耳饰。
(29)阿:细缯,一种轻细的丝织物。或以“阿”为地名,指齐国东阿(今山东东阿县)。
(30)缟(gǎo):未经染色的绢。
(31)随俗雅化:随合时俗而雅致不凡。
(32)佳冶窈窕:妖冶美好的佳丽。佳,美好,美丽。冶,妖冶,艳丽。窈窕(yǎo tiǎo),美好的样子。
(33)瓮(wèng):陶制的容器,古人用来打水。缶(fǒu),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秦人将瓮、缶作为打击乐器。搏髀(bì),拍打大腿,以此掌握音乐唱歌的节奏。搏,击打,拍打。髀,大腿。
(34)太山:即泰山。让,辞让,拒绝。
(35)择:舍弃,抛弃。细流,小水。
(36)却:推却,拒绝。
(37)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38)黔首:泛指百姓。
(39)业:从业,从事,侍奉。
(40)赍盗粮:把武器粮食供给寇盗。赍(jī):送,送给。
(41)损民以益雠:减少本国的人口而增加敌国的人力。益:增益,增多。雠,通“仇”,仇敌。
(42)外树怨于诸侯:指宾客被驱逐出外必投奔其它诸侯,从而构树新怨。
en
真题【15年-18年】浙江专升本考试真题+答案【15年-18年】浙江专升本考试真题答案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8rYiKpA7uZsAX4ImcldCg 提取码: e8ar
微信号:zjzsbks
微信订阅号:zjzsbkscom
QQ:1540848519
咨询电话:0571-56050581 15869183933
温馨提示:部分班次近期会价格上涨,请已经咨询多次的同学以实际报班时客服所报的价格为准,价格不会因为之前的咨询记录保留原价格哦。